什么是榫卯结构——高密家具协会

什么是榫卯结构——高密家具协会

 

 

榫卯结构是古代建筑结构的一种。在古代,进行房屋建造的时候,没有现代的金属固定件,例如螺丝、钉子等,都是木构架结构进行固定。木构架结构的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1、榫卯结构组合

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采用凹凸结合的连接*,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

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

2、基本榫卯结构

*基本的榫卯结构是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榫卯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

榫卯结构不仅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2

传统榫卯一共有多少种

传统榫卯可以从其使用的部位、功能和形态,大致上分为明榫、暗榫、闷榫、套榫、夹头榫、插肩榫、抱肩榫、勾挂榫、格角榫、粽角榫、燕尾榫、楔钉榫以及走马销等类。

1、明榫、暗榫、闷榫

明榫主要根据其表面形态进行区分的。明榫是指制作好家具之后在表面能看到的榫头,而暗榫是在家具表面上看不出来的。因为两部件结合后不露榫头,所以也叫“闷榫”。

2、套榫

明清家具椅子搭脑不出挑,与腿交接时不用夹头榫,常采用腿料作方形出榫,搭脑相应的挖方形榫眼套接,所以叫做套榫。

3、夹头榫

夹头榫是案形家具中*常见的榫卯结构,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与牙头;顶端出榫,与桌案案面的卯眼结合,结构稳固,桌案和腿足角度不易变动,又可将桌面的重量分担到腿足上来。

4、插肩榫

除夹头榫之外,插肩榫也是案形家具的一种榫卯结构。其结构和夹头榫的结构相似,也是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顶端出榫,与桌案案面的卯眼结合,不同的是在插肩榫中,腿足的上端外侧被削出斜肩,牙条与腿足相交处剔出槽口。

5、抱肩榫

抱肩榫是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使用的榫卯。

 

3

榫卯结构的发展历史

其实早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就已经在使用榫卯结构,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现的原始居民的木房子可以证实。

春秋战国时期,榫卯从建筑中的运用发展到了家具中的运用。秦汉时期,主体的木构架日趋成熟,榫卯结构也随之发展了起来,出现了榫卯砖、企口砖、锲型砖等。据《西京杂记》记载这一时期出现了胡床。

同一时期,西域禅床也传入中国,禅床宽大仍为席地坐势。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各个民族的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交流不断加深,对家具的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榫卯也随之发展。

直到隋唐,榫卯与家具和建筑同时进入发展鼎盛时期,高型家具迅速发展,木构建筑精密坚实。宋代美学发展到了*,一切皆具人文气息,与此同时,《营造法式》的颁布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较高阶段的标志。

明清时期,家具工艺制作精湛,使用到的榫卯结构共一百余种。建筑形体简练,呈现拘束但稳重严谨的风格。

到了近现代时期,数千年的延续全凭匠师的口传相授,随着“师徒制”的逐渐消失,传统的榫卯结构的制作技艺正慢慢地变化与融入现代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传承和发扬这项传统工艺。

以上就是榫卯结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实木家具 高密家具

高博铭品|菏泽第十八届林产品交易会圆满成功——高密家具协会


9月19日,由省政府主办,省自然资源厅(省林业局)和菏泽市政府共同承办的第18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在菏泽开幕。 高密市家具协会会长单位—高博铭品荣幸代表潍坊参加此次交易会。


2023-09-22 13:51

黑胡桃实木家具|木中贵族—高密家具协会


木中贵族——黑胡桃 人们对木的喜爱 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怀 人生有百态,不同的木材也有不同的风姿 木头是有生命的 每种木材都有自己的特性 亦给主人带来了不一样的居家感受


2023-09-20 14:09

木料质感各有不同,聊聊实木中的轻奢好料——高密家具协会


木材不同纹理会直接影响木料的质感,大部分针叶材年轮虽明显但树干通直浑圆,所以花纹虽有但太过“规矩”而缺乏变化,比如黄杉、落叶松,树干不圆的(多边形、多角形、波浪状)、弯曲的,它的弦切面一定有花纹。


2023-09-17 16:23

红橡木家具实用指南——高密家具协会


红橡木家具实用指南——高密家具协会


2023-09-15 14:48